![]() |
樓主(閱:6095/回:0)佛法僧目:一個禪意十足的鳥類名稱 佛法僧,本意即佛教三寶。佛,指已覺悟、大成的釋迦摩尼智慧先師;法,指讓人轉(zhuǎn)迷為悟、恢復本能的一切佛理教法;僧,指實踐佛法并且已身證果的人。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讓人疑惑不解的是這樣一個禪意十足,與自然生態(tài)生物分屬不同世界的佛教詞匯,是怎么成為一個自然科學研究領域中鳥類分類學上的一個名詞呢?網(wǎng)絡上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因為佛法僧目的鳥類鳴叫聲比較奇特,在日語中它們的鳴叫聲近似于“佛法僧”的讀音,故而得了佛法僧這樣一個名號。這種說法源于一個歷史典故。公元806年(唐元和元年),日本高僧弘法大師由中國回到日本,在和歌山縣高野山的金剛峰寺,靜坐觀鳥,寫下一首七絕《閑林》。詩云:“閑林獨坐草堂曉,三寶之聲聞一鳥。一鳥有聲人有心,聲心云水俱了了! 此即為佛法僧三寶鳥的最早淵源。 另一種說法是佛法僧目的鳥類通常習慣久站,仿佛是佛家高僧入定一般,因此被形象地稱為佛法僧。 1200多年前,高僧大師賦予寺中所觀之鳥一個禪意的三寶之名,也與后世自然科學研究中的分類學風馬牛不相及。也許1766年以拉丁文原意為三寶鳥命名的林奈教授怎么也想不到兩百多年后有一位中國鳥類學者將他命名的鳥種翻譯為“佛法僧” 和“三寶”的佛學概念。這究竟是對以陋居洞穴、入定于世、大器晚成的佛法僧目鳥類的一種隱喻,還是對弘法大師敝屣仕途、志心佛道、實踐科學的懷念與傳承,亦或是體現(xiàn)了研究者自身融合佛法的哲學思想,都不得而知了。 也許,關于佛法僧目的命名淵源將會成為科學與哲學研究史上一個無解的世紀謎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