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樓主(閱:30305/回:0)人生無乞丐和尚又名乞士,乞的是萬古晴空中的一朝風月。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生命力,靠的是意志力去勾畫出人生。 朋友從南站辦事回來,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車廂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車子行駛到橋頭站時,上來了兩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從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們兩人是父子,而且都是殘疾人,中年的男子雙目失明,而那大約八九歲的男孩則是一只眼緊閉著,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睜開些,小男孩牽引著他父親,一步一步地摸索上車來,徑直走到車廂中央,當車子緩緩繼續(xù)前行時,小男孩的聲音也隨之響起:“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你們好,我叫王小明,我現在唱幾首歌給大家聽! 這時候,音質很一般的電子琴聲響了起來,小男孩自彈自唱,孩子的歌聲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幾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車廂頭,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他開始“行乞”了,他沒有托著盤子,也沒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輕輕地走到你身旁,叫一聲“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著,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裝出不明白的樣了,或干脆把頭轉向另一側… 當男孩空著小手走到車廂尾時,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婦女很氣惱地尖聲大叫起來:“怎么搞的,柳州這么多的乞丐,連車上都有?” 頓時,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倆的身上,沒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臉上竟顯現也與年齡不相稱的冷峻,聲音不大不小的不緊不慢地說:“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賣唱的! 霎時間,所有淡漠的目光都變得生動起來,不知是誰帶頭鼓起了掌,片刻,車廂里掌聲連成一片。 說到這兒,朋友的聲音變得很低沉:“一個沒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卻已經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那一刻,我的眼睛亦飄浮一層霧水,有一天,我路過廣場,一陣悠揚的琴聲飄來,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過的那個賣唱的小男孩,當我把微薄的人民幣完全沒有施舍的心態(tài)鄭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時,我相信它同時還伴隨著一個沉甸甸的信念——人生無乞丐。
|